“職場化”相親,有用嗎?
這屆年輕人的技能可謂多種多樣、應有盡有。可誰能想到,最近,已經有不少年輕人將辦公技能用在相親場上,進而開辟出一條自我認識、相親交友的“生猛路子”。
有人用復盤的方法回顧每一次相親,制作出極為詳盡、科學的報告;有人用貼標簽的方法給每一位相親對象分門別類,方便自己的篩選;還有人開始了“打分式相親”,用思維導圖優化相親流程……
看上去,如今的年輕人已經“愛上”相親,熱衷于通過這種方式解決自己的終身大事。
這種社會趨勢的出現,并不奇怪。當代都市的生活節奏快、壓力大,環顧街頭,到處是行色匆匆、奔波忙碌的年輕人。在這樣的背景下,選擇更有效率、更省心的相親,也是順理成章。更何況,城市雖大,年輕人的社交圈卻相當有限,相親也能為大家提供更多認識他人的機會。
這也能解釋,為什么會有那么多年輕人把工作中的技能用到相親中去。因為大家對待相親確實很認真,也不再對相親這種方式抱有傳統的偏見和誤解。
事實上今年已經有不少網民建議政府部門關注拓寬大齡單身男女交友面的問題。比如,安徽銅陵市銅官區一名網友就提出,銅陵能不能由政府牽頭組建一個相親公園?又比如,去年11月,湖北襄陽有網民建議,民政部門多舉辦相親會和相親角,讓未婚青年有地方可以找對象;民政部門在辦公地點開辟征婚張貼地方,驗證征婚信息的真實性。
如今,新型相親平臺層出不窮;相親節目接連涌現;在一些大城市中,每到周末便熱鬧非凡的相親角,也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很多跡象都表明,年輕人的相親方式,可能會在將來發生新變化,愈加體現出他們全新的生活態度。
不過,必須提醒大家的是,相親終究只是給年輕人們提供了一個相識相知的機會,當一段親密關系不斷走向深入時,仍然不得不面對日常生活、情感交流等諸方面的挑戰。而且,不管是復盤、打分,還是貼標簽,可計算的方式或許能夠衡量出相親對象的“條件”,但不可能計算出未來的生活,更不可能保障雙方的情感能夠得到滿足。
因此,我們也不必把“該不該相親”的問題看得太重。有人在相親中獲得真愛,也有人在相親中連連受挫,更有人對相親嗤之以鼻,每個人的態度都應該得到理解和尊重。
作為情感的中介方式,相親確實順應社會生活發展新趨勢,但作為獨立、成熟的個體,能為情感做主的,終究還是自己。重要的不是相親能不能用辦公技能來量化分析,而是能不能有清新的自我認識,能不能避免“過度量化”的交際,能不能在面對相親對象時拿出自己的真心。